美以反恐为由窃听国民人数远超境外目标

2014年07月07日07:08  中国新闻网 收藏本文

 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在国内展开的全方位窃听又有新的披露。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,抽样调查发现,美国国家安全局(NSA)截取的通讯信息绝大部分来自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一般网络用户,其人数远远超过NSA合法锁定的外国监控目标,这显示美国的监控行为似乎已超出反恐的范畴。

  据报道,《华盛顿邮报》根据NSA前雇员斯诺登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。该报道表示,被拦截的大量通话信息,十个用户中有九个并非当局锁定的目标,而是NSA撒网猎取某个目标人物的情报时,无意中捞到的。这些档案将近一半只是一些人的姓名、邮址和其他被国安局列为属于美国公民或居民的资料。

  资料涉及个人隐私信息

  该报发现美国安局还把被分析员归类为“没有价值”的资料保留起来,其中不乏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,包括情侣之间的亲密通信和婚外情、个人精神病状况、政治和宗教信仰、财务问题等。至少有1万多个没被锁定为监控对象的网络用户,其日常生活落入国安局的监控范围,与他人的通讯被记录和存档起来。

  美国安局截取的信息中也包括了“具有一定情报价值”的资料,例如“一项外国机密核计划的新内容、某个名义上的盟友对美国是明一套,暗一套、某敌对强国发生军事灾难及硬闯美国电脑网络的入侵者身份等”。

  《华盛顿邮报》称,美国当局通过追踪窃取的通讯信息,逮捕了一些恐怖嫌犯,包括2011年在巴基斯坦落网的炸弹专家穆罕默德∠殌亍德(Muhammad Tahir Shahzad),以及2002年印尼峇厘岛爆炸案主犯之一乌玛尔帕特克(Umar Patek)。该报指出,应美国中情局的要求,还有其他有效的情报例子不便透露,以免影响当局正在执行的任务。

  《华盛顿邮报》表示,发布这份报道之前,该报花了四个月的时间,分析了16万条电邮和即时通讯,其中一些甚至长达数百页。这些资料是在2009年至2012年奥巴马首个总统任期内,从1万1000多个网络账户中截取的。该报指出,资料中有6万5000多个索引标记被国安局人员掩蔽或“缩小”了,但仍有近900个相信属于美国公民或居民的邮址毫无遮掩地显露出来。

  根据美国法律,美国安局的监控对象仅限于美国境外的外国人,若要扩大监控范围须事先向特别监视法庭提出申请。不过现实中,NSA在监视合法目标时,把与目标人物擦身而过的人也划入监控范围。例如,当目标人物进入一个网上聊天室时,NSA会收集在该网站所有留言者的身份和留言,连仅在该网站浏览的人也不放过。

(原标题:美以反恐为由窃听国民 人数远超境外监控目标)

(编辑:SN010)
分享到:
收藏  |  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已收藏!
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
知道了

0
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内蒙古驾豪华越野车拍马群者身份曝光
  • 体育世界杯-阿根廷进四强 荷兰点球晋级 视频
  • 娱乐汤唯带金泰勇拜见父母 两人深夜同返酒店
  • 财经 多地暗中研究放松限购 下半年或潮涌
  • 科技锤子手机7月8日发货:首日备货不足千台
  • 博客不公布“夺刀少年”高考成绩是残棋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夺刀少年被江西省内高校免学杂费录取